1. HOME
  2. Gion-jinja Cantonese Guide
祇園神社の写真2

祇園神社位於九州的中心地帶,祇園山是九州的發祥地,被認為是九州最早從海中露出成為陸地的地方。鎖狀珊瑚化石證明了祇園山的古老地質歷史。欽明天皇時代(公元530年代),在熊本縣的舊清和村、蘇陽町和高千穗町部分地區,合祀了牛頭天王神、蘇民將來和巨丹將來,建立了“祇園社”,這是祇園神社的起源。

祇園社創建約330年後的貞觀11年(公元869年),瘟疫流行,人們從山城國(京都)的八坂神社請來了疫病厄難消除的祈願守護神素戔嗚大神(スサノオノミコト)作為主祭神,並合祀了伊弉冉大神(イザナミノミコト)、大己貴大神(オオナムチノミコト,即大國主命)、奇稻田姬命(クシナダヒメノミコト)、五ツ瀬神(イツセノミコト)、蘇民將來、巨丹將來、天滿天神、足名椎神和手名椎神以及稻荷大明神,共計十一柱神明,將神社改名為“八坂神社”。自從“祇園社”改名為“八坂神社”後,作為“祓除神”,不僅受到當地民眾的敬拜,還吸引了九州各地,甚至遠至本州的參拜者。

在八坂神社創建約1100年後的昭和十年,神社再次更名為“祇園神社”,並延續至今。

祇園神社の写真1

本殿在天正6年(1578年)因大友宗麟的兵火與其他三座神社一同被焚毀,但神體被遷至東光寺北之殿供奉,享保5年(1720年)重建社殿。天保6年(1835年),用北之殿的一株大櫸樹重新建造了現今的社殿。據說餘下的材料還用於建造一之鳥居旁的金光寺山門。

古我無禮神社

在有著八岐大蛇傳說的冠岳山麓,供奉著古我無禮神社的靈體冠八面大明神和闇龗神(クラオカミノカミ)。“龗(オカミ)”表示龍神。闇龗神被認為是天照大神的荒魂瀬織津姬神,與祇園社的疫病退散之神一樣,自古以來就受到遠方信徒的崇敬,被稱為“古我無禮信仰”。

妙見神社

祇園山的雨水經過淨化,從神社數公里外湧出清澈的泉水,妙見神社供奉於此,境內則供奉著其靈體——水神水波女神(ミズハノメノカミ)。水波女神也被認為是瀬織津姬神的化身。

權現神社

供奉世界遺產那智熊野的熊野三社權現(家都御子神、熊野速玉神、熊野矢須美神)。

大山祇神社

供奉山神大山祇神(オオヤマズミノカミ)。

天滿天神

供奉被稱為“天滿様”或“天神様”的菅原道真公。

生目大明神

供奉從宮崎市的生目八幡宮(現為生目神社)請來的眼睛之神。

安產之神

作為安產、子寶和子育之神,供奉神功皇后。

祇園神樂繼承了京都文化中的伎樂及伊勢神樂的元素,同時融入出雲神樂的音調和舞蹈,與高千穗神樂和岩戶神樂相融合,形成了獨特的神樂。作為祭典神樂表演的“地神樂”、“場神樂”和“地荒神”被稱為三番式,是基本的神樂形式。孩子扮演天照大神,在手力男命的引領下從岩戶中現身並舞蹈的“舞開き”,是祇園神樂特有的表演

白刃の演舞の画像

在鞍岡,流傳著“心影無雙大車流”的免許皆傳。關於棒術的傳承有幾種說法。一說是源於源平合戰時期,平家落人為了保護自身而發明的型,後融合了唐代黃石公的“無雙流”棒術及上泉伊勢守的“心影流”形成;另一說是上泉伊勢守的門人丸目藏人(まるめくらんど)在此地創立了“タイシャ流”,在天保2年由一能院友定發展為“心影無雙大車流”劍術,並融入棒術。無論哪種說法,長棒長六尺二分,半棒長三尺,棒術用於對抗刀劍等武器,有三十餘種型。人吉相良村也曾有同流派,但現僅鞍岡保留了型。在夏季例大祭“祇園祭”的御神幸祭中,棒術表演作為警衛,祭後在境內中庭進行型的演武奉納。

鞍岡也是平家落人之地。據傳在文治元年平家在壇之浦敗北後,落人途經鞍岡前往椎葉山中時,將因山路險峻不能同行的老弱婦孺留在波歸山中。元久2年,平家追討者那須大八郎等人來到此地,發現留在鞍岡的平家落人無戰意,遂舉行了舞蹈。這種舞蹈經過變遷,一直傳承至今。在秋季大祭“おくんち祭”中,以祈求五谷豐登、安全及心願達成為目的進行奉納。

平家追討者那須大八郎受命來到此地,因認為“前方道路不適合騎馬”,便下馬在神社祈願必勝後前往椎葉村。當時種植的櫸樹現仍存於境內。那須大八郎進入椎葉後,與平家鶴富姬相識並開始了一段悲戀故事,這棵樹是其起點。

在祇園神社,罕見地在三之鳥居(兩部鳥居是一種罕見的形式)前供奉了仁王像。此外,社務所內還供奉了藥師如來像和不動明王像。自佛教傳入日本以來,日本人將“神”和“佛”視為同一存在信仰。儘管經歷了廢佛毀釋運動,但神社仍保留了仁王像、藥師如來像和不動明王像。

每年7月15日夏季例大祭“祇園祭”儀式前舉行的神事。在鞍岡地區流傳著八岐大蛇的傳說。素戔嗚尊(スサノオノミコト)降服八岐大蛇的故事成為祈求惡魔退散的儀式。用茅草製作八岐大蛇,將右側樹上纏八尋大蛇,左側樹上纏七尋大蛇。大蛇頭朝向用新竹製成的橋,配以一夜造的甘酒,重現素戔嗚尊降服八岐大蛇的情景。橋板數量為陰曆平年十二塊,閏年十三塊,均用茅草綁縛。八岐大蛇由“矢惣園組”製作。森卷結束後,用茅草製作土俵,並進行摔跤比賽,比賽場次為平年十二場,閏年十三場,參與者不限於成人或兒童,主裁和副裁角色代代相傳。